《娛樂至死》讀后感1000字
喧嘩的時代——讀《娛樂至死》有感
我們的確處于先進發達的時代,無論是交通、經濟,亦或是說話,都變得更加方便快捷,這是一個輕松愉快的時代。
但,有的時候,便捷不一定是好事。
快,確實是千百年來人們對科技的主要需求。想想吧,哪一項偉大的發明最終目的還不是為了一個“快”字。所以,將便捷作為一個手段,是可行的。但,作為最終且唯一的目標,是否可悲呢?
況現在的時代似乎需要的不僅僅是“快”,反而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張“慢生活”。這似乎和人們的追求相反,但這確實是現代人們最需要注意的事情之一。
《娛樂至死》一書中這樣說道:既嚴重又不嚴重,說起來反而有一些可笑——人們作繭自縛,被自己所看重的東西所束縛,卻又不愿意脫離這個舒適圈。
在電視和互聯網的普及之下,人們的發言再也不需要考慮再三。這就導致現在這個時代,很喧嘩。不管如何的信息或是話語,都一股腦地涌入人們腦中,沒有人會真正靜下心去思考這些話到底是對是錯。語言的華麗度逐漸成為了主要改變人們觀想的因素,真正內涵無人在意、無人觸碰。
“通過電視和媒介,一切都以娛樂的方式呈現,人類心甘情愿成為娛樂的附庸,最終成為娛樂至死的物種!边@大概就是整本書核心與主旨吧。人們在娛樂之海中愈陷愈深,最后終將落入底部,但那時的人們已經感受不到何為痛苦了,因為他們習慣了娛樂化的世界,以及娛樂化的自己。
人們對娛樂熱衷最主要的表現,莫過于現在的綜藝節目。為了討好觀眾,導演愚蠢地看重那些一個個可以人為操縱的所謂的“收視率”。而觀眾在這樣的發展下也一昧地看重這些愚蠢的數據,而忘了真正說話的意義——內涵。
這也就導致現代人說話的通。簺]有人注意說話的質量,甚至是正確與否,而是在意到底有沒有人聽他說話。這大概也就是一些無厘頭的綜藝或是節目也可以有如此之高的收視率原因吧。也曾看過不少打著“幽默”旗號的節目,實質上卻只是以滑稽出丑來嘩眾取寵。沒想到現代人不僅沒有了藝術,連辨別藝術的能力都沒有了。搞笑和幽默有著本質性的區別。
“我們將毀于我們所熱愛的東西!”這是尼爾·波茲曼對我們最后的警告。確實,要想毀滅一個人不是用絕對的武力,也不是用智力或是壓力,只要一個勁地夸他。一個人最無法抵擋的傷害,恰恰來自他們最信任的地方。
也許我們需要呼吁廣大民眾,擺脫這個喧囂時代的束縛,不要成為娛樂至死的附庸。